最近朋友圈都被一份名单刷屏了—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广东分支机构2025年度拟录用公务员名单正式公布。让人惊讶的是,这份名单里密密麻麻都是来自美国常春藤、英国G5、澳洲八大等世界名校的毕业生,简直像打开了海外名校校友录!
仔细翻看这份名单,你会发现不少熟悉的名校身影:哥伦比亚大学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、悉尼大学、新加坡国立大学...这些往常出现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列的学府,如今都成了央行新晋公务员的母校。不得不说,现在的考公战场真是越来越"国际化"了。
记得前几年还在说"海归贬值",现在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一位刚被录用的港大毕业生私下透露:"其实很多同学都在同步准备国内考公和国外求职,但发现央行这类机构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更具吸引力。"这话说得实在,毕竟在当下就业环境下,一份稳定的编制工作确实让人安心不少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批海外学子选择回国进入金融监管系统,反映出一个重要趋势: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,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。从名单来看,录用的专业涵盖金融、经济、法律等多个领域,可见央行在人才选拔上更注重专业匹配度。
不过话说回来,海外名校生扎堆考公也引发了一些讨论。有人认为这是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,也有人担心会加剧考公竞争。但无论如何,这种"洄游"现象确实给正在择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新思路——或许不必执着于留在国外,国内同样有广阔的发展舞台。
看到这里,可能有不少正在海外求学的同学已经开始心动了。毕竟能进入央行这样的核心金融机构,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,都是难得的机会。不知道屏幕前的你,是否也曾考虑过回国发展的可能性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~